加入时间:2004-11-5 点击:10680 [字体:大 中 小]
赣南山水千万景,红色故都数第一。
在历时半年多的赣南全民选景荐景、推出“赣南十景”的活动中,“红色故都”作为红色旅游之重大人文景观,经过群众与专家相结合的评选,以全票(60470张群众荐选票、15张专家评选票)当选,名列赣南大地第一景。
中华南天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从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至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撤离,历时5年,“红色故都”由此而著称于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位开国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开国大将中的七位以及其他一大批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大都在瑞金工作、战斗和生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身和雏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全国政权的实践和预演。“红色故都”为瑞金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成群的旧居旧址,其中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处17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
当年仅有23万人口的瑞金县就有5万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革命斗争,有3.5万人参加了长征,其中1.08万人牺牲在漫漫长征路上。翻开厚重的烈士册,有名有姓的瑞金籍革命先烈就有17166人。
这里产生了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第一部《宪法》,第一部《劳动法》,第一部《婚姻条例》,“毛主席”的第一声称号,人民政权第一张机关报——《红色中华》报,第一个对外宣言——《至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电》,第一张人民军队政治机关主办的军报——《红星》报,还有长征第一桥——武阳桥,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题词话语重千钧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瑞金的题词、话语众多,从中可见瑞金的历史贡献和地位。
1951年,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毛泽东主席委托中共中央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给红色故都送来了亲笔题词,勉励瑞金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聂荣臻为瑞金题词“永远值得怀念和敬重的红都瑞金”。
1972年,曾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到瑞金故地重游,分别为毛泽覃烈士铜像、瑞金第一中学挥毫题名题词。1991年9月专为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60周年题词:“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
1996年,江泽民同志亲临红都瑞金,访农家问民情亲尝“红井”水,并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跟着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光荣传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
2002年,李瑞环同志说过“赣南这块地方,包括兴国、瑞金这一片地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圣地。中国革命的胜利虽然是从延安推广到全国,但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在井冈山和赣南。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公地旧址时说,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拥有的工作条件同那个时期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但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在瑞金参加了沙洲坝的中华苏维埃共和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1934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胡锦涛说,毛泽东同志在这一重要思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对党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任何时候,党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立场都不能变。
胡锦涛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但象瑞金、井冈山、延安等几个革命圣地、根据一,我们要建设好,要给予支持。要开发好红色旅游资源,瑞金的红色旅游很有希望。
2003年,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瑞金考察时指出:红都不仅仅是江西的,更是全国的,要很好宣传红都瑞金。
景点灿若星
红都,既是缅怀历史、坚定信念的圣地,又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323、319、206三条国道交汇于此,赣龙铁路经过这里,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使瑞金开通了“红色故都之旅”专列,推出了“共和国摇篮之行”、“共和国寻根”等精品旅游线路。到了瑞金,人们便在渴望的寻求中,在轻松的漫步中踏进了一个神圣的殿堂。
叶坪,是“红色故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等首脑机关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的驻地。一位资深史学家参观后感慨万分地说:这就是当年“中南海”呀!
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简称中共苏区中央局。1931年11月,在这里召开了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赣南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在此办公和居住过。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斗争》问世于此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人们称此为“一苏大”会址。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委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毛主席”这一称谓就来源于此次大会。人亿委员会下设九部一局,这九部一局就成了人民共和国各部委的前身。
红军烈士纪念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永久纪念士地革命中英勇牺牲品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钱壮飞设计,梁伯台任工程指挥。
红军烈士纪念塔,由五角星的塔座和炮弹形塔身组成,高约13米,塔身缀满了无数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凝结而成。塔座四周镶嵌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项英、张闻天、王稼祥、邓发、凯丰等人的题词。钱壮飞设计,梁伯台任工程指挥。
红军检阅台,初建于1931年11月,“一苏大”举行阅兵式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登台检阅了红军部队,置身于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京的天安门城楼,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还有博生堡、公略亭也被烈为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
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即“二苏大”会址),被后人誉为“红军留下的八角帽”,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命令便是在此发出的。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迁来沙洲坝后,为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在老茶亭村兴建大礼堂。大礼堂设计独特,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造型新颖,外观象一顶红军的八角帽。1934年1月21日,“二苏大”在这里隆重召开,毛泽东代表中央执委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宪法大纲、苏维埃建设、红军建设、经济建设等决议案和关于国徽、国旗、军旗等决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执委。毛泽东继续当选为中央执委主席。张闻天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设部委由“一苏大”后的九部一局增至十一部委一局。1996年9月20日,江泽民参观大礼党后,连声称赞:“这是当年的人民大会堂”。
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是中央苏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1934年7月至10月的驻地,也是红军中央纵队、中央领导机关的长征出发地,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命便是在此发出的。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沙洲坝迁到云石山后就驻在山上的“云石古寺”里,在此办公和居住的有毛泽东的认识,为日后遵义会议张闻天、王稼祥支持毛泽奠定了思想基础。后人将山坪石墩称之为“谈心石”加以颂扬。
大柏地旧址,分为“红四军部署大柏地战斗干部会议会址”和“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1929年2月9日,向赣南闽西进军的红四军来到这里,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红军领导人在大柏地村王家祠内厢房。“大柏地战场遗址”,位于麻子坳前村一带,战线长约2公里。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的指挥下,围歼刘士毅两个团,生俘800余敌人,缴枪800余支、弹药无数,取得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来后的首次胜利。陈毅元帅说:大柏战斗是红军建设军以来的最荣誉之战。
部委热寻根
出于对饮水思源、继往开来的把握与思考,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位位领导同志率员来到瑞金。寻根溯源,学习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修复革命旧址,在红都瑞金造起一座座爱国主义教育的丰碑,营造一个个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的大课堂。从1989年至2003年的十四年间,共有57位正副部级领导到瑞金寻根。
1989年4月
全国总工会率先拨款修复位于枣于排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并于2001年10月在叶坪新建旧址纪念馆。
1991年
卫生部在瑞金召开《健康报》创刊60周年纪念会。
中国人民银行拨款初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及国家金库”旧址和“洋溪中央造币厂”。2002年5月再次拨款重修以上旧址和新建陈列馆,并发行了纪念币 。
1992年
邮电部领导莅临叶坪中央邮政总局旧址参观考察。
1995年
新华通讯社拨款修复《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将“红通社”定为全国新华社记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捐资,修复“中央出版局”和“中央印刷厂”。
1996年
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拨款修复“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旧址被辟为“全国粮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揭牌。
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修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
2001年
国土资源部拨款修建“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史料陈列馆。
公安部拨专项资金修复“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和史料陈列馆。]
财政部拨款修复“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旧址。
民政部拨款修复“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旧址。
对外贸易经济全作部修复“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旧址。旧址被定为“全国检察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教育部修复“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
中华全国供销全作总社为“中央消费合作总社”旧址揭牌。
“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交通管理局”旧址揭幕。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捐资兴建“苏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陈列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修复“中央劳动人民委员部”旧址。
2002年
“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旧址揭幕。
团中央修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旧址。
农业部拨款修复“中华土地人民委员部”旧址。
水电部拨款修复兴建“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山林水利局”陈列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建“中央苏区质量技术史料陈列馆”。
2003年
国家税务总局史料陈列馆新建揭幕。
国家广电局决派员专程为“红色中华新闻会”旧址的修复作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正在修复的还有“中央军委”、“红军总政治部”、“红军大学”等旧址群。
众多旧居旧址和陈列馆的修复和建成,丰富和拓展了激励全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源泉,历史将同样铭记和传颂这一融使命、深情、成效于一体的壮举!

附录: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诗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注:1933年夏,毛泽东重过大柏地时,触景生情地写下这首著名诗篇。
访瑞金(四首)
董必武
绕郭绵江自在流,云龙桥上好凝眸。
西山白塔虽仍旧,田亩无私迥不侔。
昔日红都迹尚留,公房简朴范千秋。
叶坪沙坝遥相望,谒者频来总乐游。
父老相逢情谊稠,翻身故事话从头。
已将三座山移去,公社生涯协众谋。
瑞金恰是井冈俦,革命摇篮地势优。
创议发于毛主席,至今影响及他洲。
注: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11月1日视察瑞金,故地重游,豪情满怀,挥笔写下绝句四首。
别梅坑
林柏渠
1934年10月,从梅杭出发(长征)之前夕,何叔衡同志备清酒花生约作竟夕谈,临行前以其身著之毛衣见赠,以诗记之。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樽喜对倾。
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
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参观革命圣地瑞金有感
令狐安
(2002年7月13日)
神注情驰谒瑞京,赤国血铸悼英雄。
凤凰浴火新颜好,樟桂飘香赣水东。
注:时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的令狐安同志到瑞金参观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和苏区审计史料陈列馆时,感慨万千,欣然命笔写下本诗,并成为中央部委琶瑞金寻根热中的代表之作。
红井
从六十年代中期起,教育部统一编发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收录了《吃水水忘挖井人》一文,讲的是当年毛泽东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水井的故事。这口井就在瑞金在沙洲坝,当地人称之为红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相念毛主席。”现在,这口井已成了一个重要的景点,游人到此参观、拍照,还要喝上一口红井水,饮水思源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