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文 章
- 记忆的角落——丁屋岭
- 快过年了,客家农村“旱鱼塘”,你还记得吗?
- 广东最美客家古村,藏有富可敌国的官商大宅,屋主资产超大清国库
- 此款客家菜,几十年来吃不腻,我家做法不一样,关键是汤汁
- 连平百年客家古村落何新屋修缮进展顺利 今年春节前可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 客家古建筑模式九井十八厅,赣南人无力阻止的逐渐消亡
- 江西: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集散地
- 探寻惠阳客家围屋碧滟楼,寻找客家文化气息
- 河源最美的客家古村落, 这里的风景如画里乡村
- 客家风俗:食新禾
- 大变样!客家建筑馆即将上线!
- 客家肚兜,那一抹风情……
- 梅州百米悬崖下一小村庄,石砌古道可通村里,森林古道旁竟有小车
- 客家老屋,为什么都有风水塘?
- 它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历时29年时间建成,建筑规制堪比皇宫
- 客家人常用的茶油,到底有多好?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围屋极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 江西赣州古城古韵 山水客家情!
- 这个客家村走出3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 客家地区这种野草闻起来很臭,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 一文看懂全球客家人的历史
- 福建深山发现一个客家村寨,近千年来从没发现蚊子,成未解之谜
- 客家人不同年代的结婚三件套,变化真大!
- 以纸雕琢,展现家乡古老而厚重的客家文化
- 为什么说“娶妻当娶客家女”?
加入时间:2020-09-20 点击:375 [字体:大 中 小]

玉带桥全长88.15米,是江南现存最长的弧形廊桥
玉带桥,在距江西省信丰县县城40公里的虎山乡中心村,亦即在隘高至龙州的虎山河上。因其弧形如玉带飞跨于崇山峻岭之中,凌架在滔滔激流之上,故名。据史料记载,玉带桥为当地富翁余凤歧募资建成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故又名“凤歧桥”。曾是信丰通往广东兴宁、和平的交通要道,以结构奇特、气势雄伟而闻名于赣、粤等地,留下了“远近闻名玉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锁两山腰”的赞誉,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江南现存最长的弧形廊桥”。

玉带桥

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的玉带桥,如今依然横亘在虎山河上

玉带桥的弧形桥身
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屋楼式拱桥,两墩立于骤弯直下的激流之中,其一紧靠河岸,护住河堤,其一形如驳船,墩拱全用青条石砌成。桥身成弧形,全长88.15米,桥面宽3.8米,用小乱石铺平,上建高3.2米的廊屋,廊屋为木石结构,分为23段(间),两端各建4.2米高的瓦房桥头堡。桥中建有4.6米高的凉亭兼神庙,内分前厅和后殿,供人憩息和祭祀。

玉带桥廊屋桥身,桥面铺以小乱石

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屋楼式拱桥,桥墩拱形如驳船,全用青条石砌成

玉带桥瓦房桥头堡

苍翠掩映的玉带桥
玉带桥是一座写满故事的石桥,修建者余凤歧也因此成为赣南客家妇孺皆知的人物。关于玉带桥与余凤歧的故事,民间流传的版本众多,口口相传,于是,桥便有了灵魂,光鲜夺目了起来。《信丰县志》记载:县东南赣粤交通要道,有条虎山河奔腾咆哮,水急浪高,渡客和行李掉入水中的事时有发生,村人余凤岐每念及此,不觉惊叹流泪,于是他决定在这河上建座大桥。乾隆五年,香山一个和尚对他说“今年八月十九日是黄道吉日,你就这天开工吧,到那时河里有几个大红鸭浮起的地方可以做桥墩。”老和尚一本正经地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余凤岐满腹狐疑。等到那天,河里果真浮起几只红鸭来,余凤岐兴奋之余,就按照老和尚的意思,请了能工巧匠展开兴建工程。动工两月,料尽财竭,余凤岐便把家里的牛、猪、鸡、鸭、粮食、田地、房屋都拿去卖掉,但钱还不够用。因此,他只得忍痛把独生儿子卖去,叫妻子四方乞讨以集资建桥。虽如此,桥还是无法竣工。余凤岐心如火焚,万分惆怅,他再次攀登香山去求助那个和尚。和尚说:“靠自己的力量做不起,何不仿效我众筹建寺之法?”余凤岐知道这就是“苦行”,于是余凤歧制作了一副几十斤的锁链给自己戴上,似苦行僧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径向隘高古城。以其精诚感动了当地的百姓,大众齐心协力,日夜赶工,终因造桥工程太大,余凤岐一心扑在造桥工地上,劳心费神,操劳过度而一病不起,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据说余凤岐的造桥举动感动了神明,他去世后,神明为了帮助他实现造桥的心愿,便安排他轮回转世,现身在大余境内的戴家,戴家生下一个小男童,却日夜哭叫不止,搅得家人坐卧不宁。可是奇怪,有天一讨饭婆荡到戴员外家门口乞讨时,这孩子却转哭为笑,家人感到十分惊奇,便转身回屋禀告员外,员外也感到奇怪,便将女叫花子收留了下来,专门带这个小男孩。从此以后,小男孩不再哭闹,变得十分聪明乖顺。传说这孩子三岁便能与大人语,很得员外喜爱。员外询其为何见讨饭婆便不哭,他把前世在信丰修桥的经过诉说一遍,原来那讨饭婆正是他前世之妻。戴家小男孩聪明好学,十八岁后高中状元。中了状元后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前世宏愿。于是戴家状元来到虎山河造桥工地上,看着滔滔河水上这个还未完工荒芜了许久的宏大工程,他立誓要尽最大努力尽快修好这座桥,方便百姓。在他的努力下,桥终于修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将此桥取名为“余戴桥”,又名“凤歧桥”,又因此桥犹如玉带飘浮于水上,故又名“玉带桥”。

观景亭

虎山河古道

虎山河古道,纵是杂草掩映,仍旧依稀着曾经的过往
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的玉带桥,如今依然横亘在虎山河上。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却不知有多少客家前辈踏访过它?有多少浪客、香客在桥中休憩过,祈福过?又有多少过客在此遮风挡雨过……

玉带桥风姿
悄悄地靠近你,因为,不经意的发现才是最美的风景?细细地品味你,因为,你用岁月堆砌出最美的诗句……。程少军带你体会不一样的岁月风景。
来源:程少军影像
上一篇: 7浅谈四川客家民居的分布与特点 | 下一篇: 818年前的福建土楼,淳美之境,美国摄影家比尔霍克拍摄 |
用户评论: 恭喜!你是第一个评论者!